【颛评】清翊的修炼体会
从大学期间就对气功对修炼有向往,总认为有人修到了神奇的效果是真实的,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相信,就想学习。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一年半后,有缘学习了气功,一直断断续续的打坐或是站桩等。【颛评】缘,真的不可思议!有些人喜欢这个,有些人喜欢那个,有时候遇到这般,有时候遇到那样,虽然说人有主观能动性,但也常常遭遇“人算不如天算”。孔老夫子是万世师表,但他的儿子孔鲤很普通,而孔鲤的儿子却是名垂青史的圣贤——子思子……缘,的确是不可思议!清翊,你对气功的崇信也是缘啊!
其实,我从小对神话传说、神秘现象非常感兴趣,我是先天视力残疾人,也许是幻觉,偶尔似乎会看到所谓的“神”“鬼”,那时我会瞎想:假如真的有神鬼,他们住在哪里呀,他们的生活是如何过的?八十年代气功热时期,我接触到气功,非常喜欢,孜孜以求,88年有幸拜到崂山道长匡常修门下,蒙他老人家亲自传我金丹大道,几十年来坚持修炼直到今天,真的是,缘,不可思议啊!
后来工作外派到非洲五年,可能是工作过于投入导致累到了,或许也有练功不得法的原因,偶有打坐等,但是没有那种入静入定的效应,【颛评】清翊,古人说“离了散乱又昏沉”,这种似睡非睡的昏沉,有些人误以为是“入静”,甚至以为是“入定”,过了昏沉这个阶段,头脑清醒了,念头甚至比从前更多,这是进步!大脑最不清醒的状态是觉得自己没什么念头,大脑中等清醒的状态是觉得念头很多,大脑最清醒的状态是清楚地知道每个念头的轻重缓急,每个念头该怎么去面对。清翊,其实你这时候是进步了!反而总是出汗,易感冒。【颛评】一练功就出汗,这是大周天运行的初级阶段,如果练功的时候提前减少衣服,夏天甚至是在空调房里练功,适当减少出汗,是可以避免感冒的。另外,气通大周天之后,不能用比较强的意念去意守下丹田,而是要轻轻反观整个体腔,或者轻轻意守手心脚心,跟头顶形成“五心相应”,可能发热就不太明显。这样,功夫从炼精化气的阶段顺利转入到炼气化神阶段。后身体就不太好了,虚了。外派合同一到就回国了,国内工作五年后身体并没有好转就内退了。【颛评】意念下丹田太重,身体发热太厉害,这种现象按照古人的说法是属于“走火”这种偏差。从理论上来说,发热太重属于阳亢,会引发阴虚,甚至会口干舌燥,心神不宁,身体虚弱,而身心状态健康的人都是“阴平阳秘”、阴阳平衡,要进入正轨,只能是文火熏修。千古以来,修炼有成就的都是跟随明师而学,真所谓“饶君聪慧过颜闵,不遇真师莫强猜”。
反思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,为什么没有强身健体的效果呢?是练的不够量,还是方法有问题呢?【颛评】一般练功,一天有练两次,每次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够了,如果没有时间,每天练一次,同样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,也可以。你原来练的量是够的,是方法不对!意守下丹田,从渐修次第来说是为了筑基,然后通小周天,小周天通了,继续意守下丹田,是为了通大周天。筑基阶段的意念,轻一点重一点都没关系,因为根本都没办法真正意守到丹田。当丹田出现气感的时候,意念就不能太重,只要知道丹田有气感就行了。气通小周天之后的“河车运转”也是“勿忘勿助”,不能强制性地去导引内气。河车运转到一定程度,渐渐会出现河车自转,更要“道法自然”。河车自动运转到一定程度,就不要去走小周天了,要轻轻返观下丹田,等待所谓的“正子时”“六根震动”通大周天。但是一直也不想放弃修炼。我心态有点轴,认准对的事就要做下去,隔一段时间会尝试一下打坐或是站桩,但是效果不太好,反而练一次感冒一次,这正应了那句话,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。【颛评】清翊,你真的是“有志者事竟成,苦心人天不负”,我不仅赞叹你的耐心坚持,我更赞叹你的细心寻找。人世间能耐心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不是很多,耐心坚持的过程中,更能细心地去反思去寻找去探索的人更少,我生下来就处于逆境——视力残疾,家贫如洗,父亲早逝,我能走到今天也是得益于我的耐心和细心。
这样下来,我就成了一个修炼时间很长的人了,但是时间长并不是就气感好、功态好,反而身体越来越虚了,越来越不敢修炼了。静坐也好,站桩也好,都是练一次就全身轰热出汗、感冒。对于意守丹田那种似守非守的要求也越来越没有把握。一直以来都在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(现在想来应该还是意守的重了,执着了)。首先,气功修炼这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,前辈先贤都有成就者。那么问题应该是自己,于是隔一段时间就尝试一下打坐或是站桩,但是一直没有进展。【颛评】自古圣贤的确都是实修亲证大道的人,“古之学者必有师”,“饶君聪慧过颜闵,不遇真师莫强猜”,因为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”,“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”。清翊,当时你练功的时候,全身发热是已经气通大小周天,已经完成了炼精化气的阶段,接下来,要进入到炼气化神阶段了,由于你意念过重,出现了“走火”的偏差,所以老是大汗淋漓,耗损津液,造成阳亢阴虚,当然在内气运转过程中,也会渐渐深入络脉系统,功夫自然慢慢过渡到炼气化神,因此,功态和气感就没有原来好了,这是正常的过渡。
至于意守丹田似守非守,这是外行人的传说,是不懂装懂,如果你当年问到我关于似守非守丹田该怎么守,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——轻轻返观整个体腔,或者干脆轻轻意守手指尖、脚趾尖,或者轻轻意守手心脚心,甚至你心中同时知道手脚的存在就行了。
直到2025年4月底,在网上看到一个意守手指脚趾对治睡功出汗的文章,忽然感到那坐功也是一样的吧,自己试了一下,感觉可能是对的。再查意守手指脚趾的源文出处,找到了蔡衍颛师父,看到了一个清晰的顿超之路。于是马上参加了体验班,几天身体都是晕乎乎愉悦的感觉,头部和手脚麻的明显,于是看到了希望,在师兄明入的介绍下参加了精进班,通过顿超的法门,师力加持与答疑解惑,开启了真正的金丹大道。【颛评】有缘千里来相会,缘从何而来呢?需要耐心和细心,耐心去坚持做一件事情,细心去捕捉有关的信息,不知不觉,缘就出现了。如果只是一味地坚持,没有细心地关注自身乃至外界的相关信息,就算再殊胜的缘,也是擦肩而过,失之交臂。清翊,你我真是法缘深厚啊!
通过大道不二课程不断熏修,知道师父是明师,对师父特别有信心,十二门课程是必须全部参加的,历景炼心是性功的重要部分,于是又报了朱砂掌功班、站桩功班和神奇运动班。然后心下决定每月增报一个班,直到报完全部十二个班。【颛评】你的真诚,天地可鉴!我非常地感动!《道德经》云“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”,你的确是闻道而勤行啊,你就是“上士”!我们一起精进吧!
以前接触到的修炼方法都是意守丹田,意守手心脚心的也有,但是没有清晰提出意守手指脚趾的,感觉非常反常,新颖;尤其是在丹道修炼中,加上师力加持的顿超法门,感觉身体有松开的感觉,心态也不再那么轴了,这还真是心念一转天地宽了。再次试着静坐,就像师父讲的那样,能坐得住了,浑身软绵绵的,出汗受凉的现象也少了,不再强迫自己入静入定后,心态反而松了下来,有时会昏昏然的,有时会瞌睡的不行,反而感受不到自己心里的念头了。【颛评】清翊,我是1985年的高中毕业生,我读高中的时候正好是气功热时期,当时我和许多同学也都在自学气功,期间我出过偏差,主要是手脚颤抖、内气乱窜,后来经一位同学的哥哥发气调理而好转,这位哥哥主要是练意守丹田的功夫,发气时必须将下丹田的气引到手指或者手心上再发放出去,据这位哥哥说,发一次气耗损很大,好几天都缓不过来,虽然他帮我纠了偏,但是我觉得他所学的功法可能不属上乘,所以我到处打听想寻找真正的明师,后来找到了崂山道长匡常修,终于在1988年10月份拜到他老人家门下,得到老人家的悉心指点,对传承千万年的金丹大道有所悟证。金丹大道的真正传承由两部分组成,一是师力加持,二是破迷开悟。师力加持其实就是助功,破迷开悟其实就是传授为人处世的圆满境界;在佛家,师力加持叫作“宗通”或者“心通”,破迷开悟叫作“说通”,此见于《楞伽经》卷二和《六祖坛经》中。
根据师父的场的理论,我当下应该是生理场弱(身体虚弱),心理场刚放开的状态。但是我有信心跟着师父修行,通过心理场的提升完善,借助师力场融合宇宙场,向圣贤看齐,达到三昧的境界。【颛评】清翊,真正的大定是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”,是“随方就圆,无处不自在”,是“以身托天下”“宠辱不惊”,是“君子慎独”,是“若见诸相非相”,是“繁兴永驻那伽定”;真正的大定在佛家称为“三昧”,也就是“三三昧”,“三三昧”就是“空、无相、无愿”,“空、无相、无愿”就是无助、无相、无念,这“三三昧”说到底就是“知见无见”,也就是以清净的心去实事求是。
入静入定入大定不是没有念头的顽空,而是心如明镜,了了分明。清翊,家庭是道场,工作单位是道场,社会是道场,面对任何事情将心比心,眼前的利与害,未来的利与害,要结合起来看,遇到的事情一定会看得透,当然,只是从理论上来说,一听就懂,真实地去做那是大有难度,理论上的懂叫作“解”,处事上的正确叫作“证”,当我们修到炼虚合道、复归无极的时候,就基本上进入到“证”的境界了。
有时间就在各门课程里游学,大道讲“熏修”,讲“相应”,不是在单独的一门课程里学到底。我虽然将我师父所传的大道勉强分为十二门,其实门门都是通往圆满境界。为什么不能顺着一门而学呢?容易增长“我执”“法执”。这门课学几天,那门课学几天,使我们的身心处于灵动的状态,就能够不知不觉进入到“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愿君精进,必有成就!
作者:清翊,男,55岁,居住在山西太原,于2025年7月13日交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