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怎么落到实处(摘自蔡衍颛先生讲课文字实录)
问:师父,请问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该怎么落到实处?比如对自己严格是否会形成强迫症,对别人宽容,当别人无端指责时,如果还要宽容,是否显得很软弱?感恩开示。
答:问得好!我首先来说强迫症,我跟大家开玩笑说我也有强迫症,不过我很喜欢我的强迫症,我的强迫症使我做事认真,使我做事负责,使我做事精益求精,这就是我的强迫症。我就不知道你们有强迫症的又是怎么的样子,我觉得我有这个强迫症很好,哈哈哈,鼓励我好好地学习,一有空我就强迫自己去学习。那好了,严于律己,就是严格地要求自己,使自己能够达到君子慎独,这不就很好吗?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自己言行不检点,所以到一定程度招来很多非议,哎呀真的活得很累。如果你处处都做得很认真,处处都没有差错,你不就到哪里去都游刃有余吗?所以这不是所谓的强迫症。那宽以待人会不会变成很软弱啊?不一定!你看老子《道德经》有一句话,“吾有三宝,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”,他后面有解释,“慈则勇,俭则广,不敢为天下先则可成器长”。我们一般人就说“慈则勇”,这个人很慈悲怎么说他很勇敢呢?我用一句话来形容——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会挺身而出,用这句话来印证慈则勇就对了。我做人对你们已经是很宽了,你们还要得寸进尺,那我就只能跟你们豁出去了。那你说这是有个底线的,我说对啊,你问底线怎么看,我告诉你,你去下下象棋吧,象棋中间不是有个楚河汉界吗?人家太过份了,越过了这种客观的标准,老是无休止地欺负你啊等等,其实他也知道的。譬如一个人老是欺负我,我老是退退退,他们也会知道的,他们有时候太过份了也会知道的,那你到什么时候看准他太过份的时候你再给他反击一下嘛。太过份了这就是底线,那么你说太过份了又怎么看呢?你看你能忍的程度嘛,是不是啊?你能够忍得厉害一点忍得多一点,那到时候这种反作用力那就更大,是不是啊?所以我最喜欢以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会挺身而出来注解这个“慈则勇”。顺便说“俭则广”,说这个人很勤俭,其实我常常提醒年轻人,勤俭和小气是两码事,勤俭是对自己,小气是对别人,很多小气鬼自己还是很喜欢享受的,很多勤俭的人他对别人还是很豁达的。“不敢为天下先则可成器长”,不敢为天下先,反过来就是老是有功德相嘛,做一点小事就老是执着功德了,这种人是不能成大器的,真正成大器的人是忍辱负重的,真正的大丈夫他深得民心,不会跟人家计较什么,就是《道德经》后边说的“受国之诟,可为社稷主;受国不祥,可为天下王”。受国之诟就是忍辱负重的人嘛,受国不祥就是能够挺身出来能够为天下做事的人,力挽狂澜之类的,能够为天下王。
明励根据蔡衍颛先生2016年8月9日讲课录音整理,未经蔡衍颛先生本人校对,请以当日录音为准。
蔡衍颛先生的微信号:13715860608
抖音号:13715860608cai(了空居士蔡衍颛周二晚八点直播)
